傅佩榮教授解讀:為何《易經》歷三千年而不衰?
在人類歷史發展的浩瀚長河中,無數的文明與國度早已被掩埋在歷史的黃沙之中。而令人嘆為觀止的是,中國作為一個歷經數千年的古老國度,民族、漢字與文化等從未斷層,如今依然在世界舞臺上熠熠生輝。
三千年不衰,《易經》是中華文化的命脈
在中國三千年文字記載的歷史中,《易經》無疑是中華文化的命脈,含蓋萬有,綱紀群倫,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;廣大精微,包羅萬象,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?!兑捉洝凡粌H是一部帝王之學,更對人生有著非凡的指導意義,已經深深地滲透到了中國人的每一縷血脈。

四十年研讀,康橋論壇傅教授為你解讀《易經》
《易經》涵蓋“義理”與“象數”。所謂義理,即是做人處事的道理,要你按照天道的啟示來安排人生的作為。目的是為了趨吉避兇,而方法則是鼓勵人在“德行、能力、智慧”方面不斷修煉。這種積極面對人生的態度,完全符合儒家的孔孟之道。11月27日,由康橋地產與河南逢其原教育機構主辦的第49屆康橋論壇,有幸邀請到了研讀《易經》四十余年的傅佩榮教授,帶來《樂天知命——傅佩榮解讀易經》的主題講座,由傅教授為你解開《易經》的密碼和神秘面紗。

第49屆康橋論壇《樂天知命——傅佩榮解讀易經》
學貫中西,打通古今中外的思想之路
傅先生是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,現任河南逢其原書院院長。他早年師從方東美先生,后于耶魯深造,受教于余英時大師,繼而執教歐洲,兼具中西文化之深厚教養,集四十余年潛心研學之心得,將有關《易經》的認識體系與理論系統扎實地建立起來。以哲學建構和邏輯分析的眼光,打通通往古今中外的思想之路。他態度嚴謹,著述甚豐,創見迭出,是當代華人世界公認的一流國學研究大師。

傅佩榮教授在央視《百家講壇》
雅俗共賞,探究《易經》的智慧與精髓
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記載:“孔子晚而喜《易》”,以至于“韋編三絕”??梢?,孔子對《易經》的喜愛和學習、研究的刻苦程度。讀《易》讓人心地純凈,心思精密,從而提高人的思想境界。而本次康橋論壇,傅教授將以講座式的雅俗共賞風格和通俗易懂的語言娓娓道來,學理與實用并存,幫助你在現代的生活環境中理解古典智慧的精髓,完善自己的人生。

孔子問道老冉
論道中原,提升文化軟實力
康橋論壇自啟動以來已成功舉辦近50屆,先后邀請敬一丹、吉姆·羅杰斯、六小齡童等專家名流,前來與中原文化進行深入交流,其中涉及經濟、投資、理財、教育、文化、國學、養生、健康等主題。

如今,康橋論壇已成為中原人文情懷和社會責任的載體,為無數康橋業主乃至中原文化愛好者提供交流平臺,并得到了中原社會各界人士的一致認同和大力支持。
第49屆康橋論壇報名方式
票務咨詢電話:96599